九游体育(NineGameSports)官方网站-九游随心而走

绥芬河:加快落实自贸提升战略积极打造向北开放自贸创新先导区-九游体育平台官网

绥芬河:加快落实自贸提升战略积极打造向北开放自贸创新先导区

2025-07-10 14:40

  2019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九游体育绥芬河作为三个片区之一,于2019年9月29日挂牌。片区规划面积19.9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木材、粮食、清洁能源等进口加工业和商贸金融、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建设商品进出口储运加工集散中心和面向国际陆海通道的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绥芬河自贸片区紧紧围绕“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职责使命,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总体目标要求,立足沿边、跨境优势,打造“一带一路”高效畅通的“东通道”,勇当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排头兵”,促进商贸文旅融合发展,全面启动开放发展跃升计划,积极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向北开放自贸创新先导区。

  以自贸提升战略为引领,立足“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振兴东北与远东大开发、自贸区与自由港等重要节点,加快建设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推进优进优出,口岸功能不断健全。片区获批以来,新增4项口岸资质,口岸资质总量占全省陆路口岸70%,已建成肉类、中药材进境查验指定监管场地,正在加快建设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动植物指定隔离检疫场地、进口木材储备监管基地等项目,努力打造种类最全面、资质最丰富的沿边口岸。

  推进大进大出,口岸运能持续提升。促进跨境运输扩量,铁路口岸完成站场内到发线节。滨绥铁路改造工程今年底完工,跨境列车时速可由55公里提升至120公里。

  推进快进快出,口岸通关全面提速。创新实施跨境车辆联检快放、绿色通道等通关方式,异地车辆审批备案时间由30至60天压缩至15天。推动中欧班列“东通道”提质改造,跨境线年,服务国内其他地区企业过货额265.9亿元,占口岸过货总额64%;服务“中欧班列”过境853列、8.12万个标箱,占全国4.4%。

  以自贸提升战略为引领,片区对接境内境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畅通内循环、打通外循环,不断拓展开放合作维度和水平

  拓展贸易市场。片区挂牌以来,贸易往来国别由75个增加至96个,与“一带一路”沿线%,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由2142万元增长到15亿元,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速超20%。

  优化贸易结构。推动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高水平出口消费品加工区互动联动,搭建了集贸易、生产、消费、物流、金融等全链条“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形成“贸易分拨”机制,更好吸引与服务更多企业入驻。

  升级贸易业态。积极构建以边境小额和一般贸易为主,边民互市贸易、跨境电商贸易、市场采购贸易并行,服务贸易、保税贸易、新型易货贸易加速探索的贸易新格局。互市贸易创新构建“社区子基站+货物监管仓+共享加工厂+交易大市场”新发展模式,开发“绥互通”线上服务管理平台,设立边民互市贸易资金池,牛肉、鸡爪、猪手、涉证水产品等互市贸易进口加工食品实现突破。跨境电商创新提出打造“双仓双清”“双采双售”服务体系,实现“国内边境仓+境外海外仓”联动发展,建设国际跨境电商监管平台和跨境电商三级数据节点,全省最大的天府盛“龙江壹号仓”运营,境外商品一手货源企业从74家增加到146家。市场采购搭建青云市场“一层一品”展示交易平台,为浙江、上海、深圳、东莞等地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实现预包装食品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

  以自贸提升战略为引领,秉承“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第一资源”理念,把开放工作放到全省、全国的视角下谋划和推动,加快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发挥综合平台效应。以自贸试验区“一区引领”,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互市贸易区、绥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等7个境内园区,以及围绕木业、农业、水产、物流等为重点的7个境外园区;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作为国家级开放试点政策获准先行示范,“7+7+3”高水平的综合平台建设及制度开放布局,赋能向北开放高质量发展再提速。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年”,积极落实“建设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工作任务。加强“教育赋能”,与哈工大卓越工程师学院、牡丹江大学开展“产教研”“实地培训”等合作;加强“人才赋能”,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米其林等汽车配件企业,并与京东集团合作建设“绥e采”平台,助力本地生产企业商品销售;加强“科技赋能”,“中药研发研究院”和“药食同源实验室”已挂牌运行,生物分离纯化实验室近期将开工建设。

  项目积蓄产业动能。坚持重点项目带动、有效投资拉动,落实“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做大做强片区产业经济总量。其中,木材方面,启动运营实木家居产业园,支持大自然、和祥居、瀚宇等龙头企业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通过科技赋能提高生产效率,建立全省最大的进口木材加工产业基地,年落地加工木材200万立方米,阔叶单板年产量占国内40%。农产品方面,招引北大荒、良运、金谷等全省粮食加工重点企业,年加工能力超100万吨;首站进口冷链集散港落地运营,日加工能力50吨,实现产值2.99亿元、税收1163万元;雪绒花肉类加工、中药饮片加工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方面,投资11.5亿元清洁能源绿色通道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将打造成为全省最大的清洁能源进口基地。汽车配件方面,投资2.1亿元汽车配件出口基地项目建成运营,2024年投产后完成贸易额2.8亿元,税收2400余万元。高科技方面,俄蜜源蜂产品加工、辛巴赫精酿啤酒、睿云众合生物分离纯化等17个高科技项目相继落地。

  以自贸提升战略为引领,全面激活商贸文旅活力,营造服务完备的商旅发展环境,释放新业态新经济新消费潜能,实现商旅一体化、业态多元化、品质高端化发展

  围绕首发经济,激活中俄民间“烟火气”。突出中俄特色元素,创新业态模式,开展了“新春食尚购”“五一跨境消费嘉年华”“第一届欧罗巴-咔布噜国际烧烤啤酒节”“龙须沟中俄大集”等特色活动,吸引大量俄罗斯游客和国内游客前来购物、观光,日均人流量达5000人次;拍摄4期《寻味绥芬河》宣传片,塑造网红打卡餐饮地,吸引游客消费体验;开展首届“双品网购节”“心绥我动欢乐6·1云端嗨购促消费”“心绥我动电商嗨购6·18龙江电商节绥芬河专场”等活动,建成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今年1-5月,绥芬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6亿元,同比增长4.2%;网零额实现7.63亿元,同比增长12.74%;网零量4807.17万件,同比增长4.55%。

  搅热旅游市场,开展中俄出行“跨境游”。立足与边境睦邻商贸往来、新兴业态方兴未艾的开放前沿,作为黑龙江省首个试点跨境自驾游口岸,2024年创新开通一次性旅游护照,完成5批次跨境自驾游。2025年推出“预约通关+绿色通道”服务,首次实现俄方车辆入境自驾和房车跨境游,推动中俄旅游合作迈入新阶段。全年规划13批次活动,通过持续积累管理经验,跨境自驾游业务日趋成熟,为打造跨境旅游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文化交流,搭建双向奔赴“强磁场”。建立国际友城27对,厚植民间合作基础。聚焦境外狩猎、堪察加半岛雪地温泉垂钓等产品,开发网红旅游线路;常态化举办中俄家庭互访、共迎新年活动;每年举行中俄夏令营、摄影展、油画展、艺术节、电音节、研学旅行等文化活动30余场;打造射箭、摔跤、滑雪、篮球、越野车争霸赛及中俄体育大会等体育交流品牌。

  牡丹江市委常委、绥芬河市委书记、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王镭表示,下一步,绥芬河自贸片区将加快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年”“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年”“服务企业效能提升突破年”的“三个突破年”工作部署,探索推进“口岸经济”“外事经济”“窗口经济”“区域经济”,努力在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进程中先行示范,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向北开放自贸创新先导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