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体育(NineGameSports)官方网站-九游随心而走

“皖南川藏线”何以走得更远?-九游体育平台官网

“皖南川藏线”何以走得更远?

2025-07-10 14:39

  宁国市青龙乡,“皖南川藏线”穿梭于绿水青山间。本报通讯员 李晓红 摄/视觉安徽

  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举办最美自驾路命名授牌活动,“皖南川藏线”赢得全国统一的“行在乡村 游在路上”logo标识,成为安徽唯一入选“全国十大最美自驾路”的线路。

  几天后,“五一”假期首日凌晨,一辆悬挂黑龙江牌照的9米加长轿车悄然驶入“皖南川藏线小时的“公路血栓”。这也是“皖南川藏线”火爆十年后遭遇瓶颈的一个缩影。

  提起这条路,75岁的潘新宝老人感慨万千。“没人想到这条路会火,我们为了这条路付出很多,最终也享受了这条路带来的红利。”作为在“皖南川藏线”最险峻的泾县汀溪段桃岭“六道弯”第一个开民宿的老板,曾经担任桃岭村党支部书记的他,也参与了这条天路的修建。

  桃岭村海拔700米,是泾县最偏僻的乡村之一。由于受黄连岭、鸟鹊岭两座大山阻隔,村民徒步17.5公里才能出山。20世纪五六十年代,桃岭人靠山吃山,将大树锯成木板,挑出大山,卖了换大米、油盐再挑回来。当地流传一首民谣:“桃岭苦呀桃岭难,两座大山把路拦。两年只睡一年床,一年要吃两年粮。”

  被一条扁担压得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只有修通公路才是出路。痛定思痛,一场“愚公移山”式的战斗随即打响。1972年,桃岭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全民参与、夜以继日,苦战4年多,终于修通拥有6道大弯、135道小弯,总长20公里的桃岭盘山公路,从此“穷扁担”变“金扁担”,乡亲们亲热地称呼其为“幸福天路”。

  数十年弹指一挥间,这条养在“深闺”的宝藏公路,摇身一变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网红打卡地,并拥有了“皖南川藏线”的美名。这条路的出圈,正是顺应了休闲旅游的时代大潮,成就了车轮上的传奇。

  时间拉回到2014年,其时自驾游方兴未艾,宣城市旅游部门敏锐洞察这一趋势,并提早开始围绕自驾游开发资源、开展营销,率先举办“游遍中国·自在宣城”旅游自驾(助)游攻略大赛等活动。

  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我省决定在宣城举办首届自驾游大会。如何利用好这一机会推介当地旅游资源,除了文房四宝游等传统路线,还有没有其他特色路线可以挖掘?

  当时已有一条自驾路线在圈内流传:在宁国市、泾县大山深处,有一条独特的山道,它既有桂林山水之美,又有云南石林之奇,集北疆喀纳斯之貌,兼有318川藏线之险,驴友们私下里都称其为“安徽川藏线”。

  “竟然还有这么一条路?”大会前,组委会特意邀请专业摄影、游记攻略老师,花费了3天2夜全程踩线,最终形成首篇探秘“安徽川藏线”原创攻略。看到这篇原创攻略中的一幅幅照片,旅游部门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条线路推出去!

  不满足于宁国到泾县的单向线,该市旅游部门还对此条线路起点和环线进行了优化,对攻略作了进一步丰富,用互联互通的多条线路,将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鳄鱼湖、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水墨汀溪、月亮湾等景区一并串联。

  2014年10月30日,“徽风皖韵 驾游安徽”安徽自驾游大会在宣城市开幕,“探秘安徽‘川藏线’之旅”成为首推的特别路线。自此,“皖南川藏线”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皖南川藏线”,东起宁国市青龙乡,西至泾县琴溪镇,北至宣城市区,南到旌德县蔡家桥镇,既是一条险峻秀奇的“江南天路”,也是一条风光旖旎的山水画廊,其最神秘精华路段长120公里,有国道318川藏线之险峻,又独具皖南山水之幽美。

  去年11月,中国旅游车船协会、华东六省一市自驾游协会和宣城市文旅部门在宁国举行“皖南川藏线华东六省一市自驾盛典活动,共同梳理这条网红天路的前世今生。

  十年栉风沐雨,“皖南川藏线”先后获评“全国十佳精品体育旅游线路”“安徽省十大最美茶旅路线”“安徽省首批旅游风景道”,不仅成为“网红风景道”,也成为观光线、富民路和产业带,沿线万人次,创造超百亿文旅消费。同时,沿线餐饮、民宿、旅游业态从2014年十几家到现在超2000家,床位数突破3.5万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10家,间接带动沿线华东(宁国)全域自驾游峰会,到2018《宣城市“皖南川藏线”旅游度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出台,区域联动、共建共享,“皖南川藏线”快速发展,成为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新高地。

  “光是烧烤,高峰期每天都有100来桌。”从小在泾县蔡村镇长大,后来回乡创业的阚飒飒告诉记者,自驾游客多,企业团建也多,生意来了挡都挡不住。“越是假期越忙,经常是一房难求。”和阚飒飒经历相仿的繁星民宿老板施兆灏笑逐颜开。

  2023年,施兆灏从上海返乡创业,在自家宅基地上盖起了民宿。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起初预计5年的投资回报周期,才运营一年时间营业额就突破了300万元,入住率更是高达70%。

  “皖南川藏线”,不仅仅是一条路,它也营造了多重场景、多种业态,相继培育了皖南野生动物园、旵山滑雪场、琴高山滑翔伞基地、直升机观光、公路咖啡等50多种乡村旅游新业态。去年6月至8月,“皖南川藏线万辆,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今年春节假期接待游客达90.23万人次,旅游收入超3.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91%、27.06%,形成“一条路带火一片产业”的格局。泾县文旅局的数据显示,沿线万元。

  “皖南川藏线”的出圈,除了赶上时代潮流,有美景加持,还有就是不断丰富的旅游新场景和新业态。当然,它的区位优势也是令人艳羡——直达沪、宁、合、杭等7个方向的高速主通道,5条与南京、杭州、湖州、常州等长三角主要城市等高对接的国道,10条与南京、杭州、无锡、湖州、常州5个长三角主要城市无缝衔接的省道,畅达便捷的交通网使得游客可以方便快捷地领略到“皖南川藏线”的绝美风光。

  如今,“皖南川藏线”遭遇“成长的烦恼”。加长轿车堵路事件,看似偶然,其实必然。“‘皖南川藏线’爆火以来,除了令人目眩的美景和人潮,还有一个关键字就是‘堵’。”宣城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今年春节,这条路就开始了被挤爆的历程,日均2万辆车,持续半个月的红色拥堵预警,导航软件上的深红色拥堵带,常常从清晨持续到星垂四野。

  作为涉及多个县域的开放式景区,一年相当于8个黄山风景区的接待量,超高人气也带来管理问题和环境压力。据了解,2016年的宁国段红杉湿地公园湖水澄澈如镜,2025年旺季时湖面漂浮着快餐盒和塑料袋。而日均2万辆车意味着年排放二氧化碳超4万吨,相当于4000亩森林的年固碳量。最新卫星遥感显示,线公里内植被覆盖率较十年前下降12%。

  为化解拥堵和环境压力,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寻找出路。根据2025年新版规划,“生态修复专项基金”首次占到旅游收入的15%,智慧预约系统将日承载量控制在8000辆车以内。同时,正在建设的S345榔苏路改扩建工程,将通过20公里的时速差,缓解旅游旺季的拥堵状况。

  作为中国乡村旅游的活标本,“皖南川藏线”延伸的正是都市人群渴望的“诗与远方”,如何留住车轮上的财富,又能坚守青山绿水的本真,这也是“皖南川藏线”下一个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面临的课题。

  去年那场十年回顾的自驾游盛典上,相关部门不仅发布了“皖南川藏线”品牌logo和“皖南川藏线年共富路”(宁国)值得推荐景区景点、美食、民宿、摄影点,还发布了《合作共赢、共富共享》华东六省一市自驾游倡议书,推动华东六省一市自驾旅游合作交流,共同构建大华东自驾旅游目的地。

  实际上,“皖南川藏线”穿行的各个地方也是各显神通,希望将这条“网红天路”打造成“长红天路”。宁国市结合“皖南川藏线”国家级旅游风景道创建工作,结合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开发音乐公路、过水公路、love弯爱情公路,围绕山地、河滩、森林、茶园等建设4条个性化自驾越野体验线路,打造“皖南川藏线”必游、必吃、必买系列。

  泾县则立足最精华的桃岭“六道弯”和月亮湾景区积极探索。在六道弯,他们实施了全省首条盘山公路夜景亮化工程,建成全省首座以公路文化为主题的“美丽公路、幸福之路”公路文化展示馆,打造了“皖南川藏线拐”“如月而至”“漕溪花海”等网红打卡点。(记者 张敬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九游体育官网

友情链接: